{%hackmd @summit2020/rJ_uvDMsD %} :::success Slido 線上提問連結 Online QA link:https://app.sli.do/event/kqeithny 議程投影片 presentation slides:Gslides :::
start here
星期四的飛地- 地球公民 (還有三個)、主婦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八輕國光石化 / 現在因為光電廠問題,再度被討論 究竟是屬於誰的環境議題? 小插曲:Googl(?)不准索取身分證字號的個資
[name=Claire Cheng]還是是 google form?
:::info LAMP =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 是 OpenSource 在前期很重要的組合(現在有很多變型組合了),也正好是20年前環資築牆的起點 ::: 20年的旅程 關於我 關於我們(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另一個我們:台上的四位講者一起
說到飛地(被其他國家包圍的群體?) 社群的聚合(社群聚會+共同議題) 組織的形成 走到前線
開源就是把門檻降低,20年後的問題是開關怎麼換。當年的系統在組織夠久以後,拆除和改變就成為問題。 這也是環資目前的現況
20年後,環資某種程度上在考慮減少科技的進入(?
有了新的題目 組織中的個人,每個人都是公民,社群中的各種角色
開源和NGO可以說是一開始就發生了(有電子報和網站,起初環資協會還沒成立)。只要有人,可能是關心某些議題的工程師,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組織。
開放:所有人都可以加入,都可以成為貢獻者。在軟體比較容易,有足夠專業知識就能協助解決。
開源:拿出來,就表示所有人都能分享你的成果。但其實有規則。要留下名字以示負責。
面對社會議題就是無止境的支援前線遊戲 在科技進來的時候,就會很想許願有人能使用「科技魔法」幫忙解決所有問題
解決社會問題的時候,需要一個主要的目標 聚合點是在一些清楚的事情上 在地的團體通常會持續在那裡
每個NGO都有它的特色,最重要的共同特色是它們有「牆」,也就是有它的邊界。最明顯的邊界就是法律 最明確的邊界,就是開始匯集資源的時候 牆的功能1:開始專注一件事之後,就會開始把較無關的事情往外丟 牆的功能2:保護牆內的人 衝突:組織傾向劃清界線、開源傾向讓邊界模糊
以開放資料來說大多不需要有牆,但在議題現場時常是需要有牆的
科技落差>>失去想像力、無法跟社群的人做好的對話 要走到議題的前線,才能對這個議題作出真正的貢獻 沒有在那裡待足夠長的時間,就無法有足夠多的累積 留一個人「守城」,其他人還是要繼續向前走 石中劍的故事:
嗨,大家好,我是小海,來自地球公民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大眾募款成立的環境倡議基金會。為什麼要提這點,是因為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即便是非營利組織也有非常多種不同型態。像我們因為經費來自公民捐款,沒有政府標案,加上又以倡議為組織目的,所以工作者擁有相當大的自由與彈性決定自己的工作內容。我們還是有牆,但牆好像有點透明,組織系統和規則比較不是限制,而是用來對齊大家在工作衍生的歧異。
現場是誰的現場?去了能待多久?如果不能轉移能力,那(?)?志工支援我們,我們支援現場。而志工有很多模糊的地方。
專業志工支援NGO團體會面臨上面的問題。
專案:違章工廠回報系統專案
起源:本來想做表單讓農民回報,但後來不能負荷就去找黑客松。 因為很多民眾舉報新增建違章工廠,我們也需要知道位置才能累積舉報案例來施壓政府,因此去黑客松,藉由提案想知道數位可以協助什麼。 但是在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黑客松或開源社群是什麼,提案過程蠻多門檻和挫折,不過我超級好奇,另外也運氣很好的在提案後遇到很多很棒的人,不只工程師、使用者設計師,後來還撿到專案經理,所以就這樣成案了。但進入後才是挑戰,我有需求他們有專業,就像他們有工具箱但我說不出要哪種工具,又或者我們可以打造一種新的工具?過程有許多文化衝擊(像是MVP,最簡可行產品,我過去以為東西都要準備好才能釋出,但數位產品開發不見得如此,也可能是最基本款準備好就上線了,邊走邊修),這些衝擊和克服大家可以去聽明天下午13:30-14:00 在C-Hub 成大創意基地會的「科技麻瓜 NGO 和開源魔法師的旅程」
邊走邊修:邊向前走邊學習
面對上面的問題,就需要轉譯者。
地球公民和黑客松的合作是學習和文化交流
和黑客松交流,學會了數位思維。 而作為倡議者,比較能know是無法掌握社群和事情發展,目的不是真的可以壓在目的上 有了文件更容易協作,
兩個關鍵字commitment and ownership,發覺這兩個關鍵字真的是NGO跟開放社群的不同
社群媒體的商業利用比NGO好,NGO需要更多人力來創新
因為2010北非開始的茉莉花革命,社群媒體一開始給我希望,後來因為政府與商業力量更能有效運用是社群,包括社群媒體自身的改變都讓我感到失望,我覺得這股力量越來越強。如果社會運動不能掌握新科技帶來的改變,提高工作效率,那力量就或越來越弱。英勛在開頭提到ngo需要變革,小海提到社會改變需要ngo與公民共同參與,在g0v我就是想理解這個過程該怎麼進行,需要什麼條件。
覺得做社會科學實驗,比自然科學實驗更困難,因為變項更為抽象
每個社群參與者都有他的價值觀 有時候當沒有問到問題的核心,就會發現事情沒辦法推進
限制會讓想法 too hard to transfer to others
做專案時發現兩個問題
- 對方能接受實驗性的專案,但我們不能接受實驗性
- 專業能力的不同
不是不知道做事的方法,而是組織的限制或價值觀
投入越多越想要改變這個專案
橫向溝通是社群中缺乏能力和專業的工作,因此轉譯者更重要
轉譯者要習慣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太穩定的位置,並對牆裡牆外經常出現的概念多留心,了解在哪裡可以被運用,才能慢慢長成一個好的轉譯者。
進入開源社群的第一件事:克服陌生恐懼 了解社群裡的人一開始是如何起步、發想的 遇到困難是一間常見的事
此時同伴會先成為你的轉譯者 幫你介紹社群、把兩邊串起來 好的轉譯者候選人:對社會議題有關注、了解的技術人
可能發生的衝突:開放授權是什麼意思? 需要轉譯者來幫忙轉譯這件事 組織最有commit的部分:持續進行一項聚會/討論(相較於來來去去的社群,組織能夠貢獻給專案的持續,但組織通常聽不懂)
ownership:誰有權力終結這個專案?你願意分享多少這個權力出去?
沒有一個既定的組織方法會在社群中持續可用下去,每個人都要是組織者,把事情應該是怎麼樣的想法投射到行動當中
會關注組織議題的人,都是最hardcore的人 XD
Q 第一次參與g0v活動、台南新芽活動的人 A (都是超過一半的參與者舉手)
Q A 遇到來問怎麼做數位行銷,一律回答:請你考慮先開臉書粉專或用wordpress,找尋現成的資源和工具 有時候要對社會另一端的事物有想像力、或者至少要有了解,才不會限制發展的想像 A(小海)去年覺得工作訊息分散在各種社群媒體,後來集中到Teams,我們內部一直在做改變 我覺得風格不一定要一致 會內每個人都要去思考你的策略,每個議題在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結果,當發現這個議題已經不在他的生命週期內就會變成一個亂坑,就會覺得可能不能再繼續下去 議題的週期、台灣公民社會的一些事,都會需要很多討論和處理,有時候可能會在過程中就被耗損掉 A (peace) 不認為組織一定要風格一致。確實會有拉扯,組織者和轉譯者的拉扯,是由於希望有更多的參與者,所以不去談論單純的收益或損失,而是在當中有沒有清楚的分析 當你想像的架構、目的比較多元,較重要的就會是__ A(pm 5) 但也不代表社群的情況一定不能調成風格一致,或者以組織架構的方式來進行 project by project因為大家都了解其中的阻礙
Q 引進新文化時如何減低阻礙的例子 A (void) 開放文化中重要的精神:fork 繼承前人的專案、再去發展自己的新專案 創造一個新的NGO,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簡單,或許有機會變得更彈性 A (小海)我自己一直都在學習溝通這件事情,如果你遇到阻礙,能不能了解背後的立場、能不能將自己的能力交給對方 如果願意慢慢練 在地方工作時需要一定的溝通技術 A (pm5)可能需要潛入某個文化中持續一段夠長的時間;長期使用一個工具可以帶來潛移默化的改變 A (void)補充環資實際的作法 四年多前開始有每個禮拜的討論(主題是環境落差),中間產出有好有壞的小成果,但到最後組織也沒有變得更好(忘記用詞是什麼QQ)
Q 把上面的人幹掉(??才有辦法引進新科技? A (void)階級和僵化的問題是存在的 有績效和考核的壓力,所以要學新東西會需要___ 鼓勵大家去fork(你就會是新的那個上位者) A (小海)一定會有喜歡衝撞的人和保守的人,但可以找辦法偷渡你的想法 A (peace) 通常是有危機的時候,比較有機會進行革新
恩恩結尾: 在面對創新的挑戰時,公部門遇到的問題可能會不太一樣,但過程中的一些辦法是類似的 也藉由引進科技來幾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