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 a16z 的近期一篇文章,对产品早期增长很有启发:In Consumer AI, Momentum Is the Moat。
标题:AI 时代的分发策略:速度即护城河,对应的中文版
文章的主旨是:LLMs 同质化趋势下,AI 产品 的护城河不再是技术壁垒 为主(技术的差异越来越小),而是增长的速度与产品认知差。
一些关键洞察:
- 产品前期的时间窗口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文中的暴论:如果在 前 48 小时内,产品没有形成社交扩散,那么一开始就被判了“死刑”,关键不是"能不能做出来" ,而是“能不能迅速推广市场” 用 Lovable 举例,2 个月内达成 1000 万美元 mrr
- 新的增长策略
- hackathon2.0:借助小圈子活动 搭建产品的公开表演秀 ElevenLabs 展示 AI 语音能力,意外的 AI 对话片段引发社交热议
- 线下社交实验:越“狠”越能夺人眼球 Bolt 挑战吉尼斯纪录,举办史上最大规模黑客松 Genspark 发起"击败AI助理"挑战,激发话题和用户互动
- AI 产品联盟,组合式传播 多工具协作的“Starter Pack”,如 Captions 与 Runway、ElevenLabs 联手打造视频生成栈
- 相互引流,形成社交背书效应
- 面向 KOL 开放、售卖 相对于国内 Kimi、豆包 花钱在内容平台投流,成本高、周期长、用户注意力分散有转化率
- Build in public:分享产品进度、用户数据、营收里程碑,让用户参与建设的过程
Labels: 🎯技术向
Original post: https://simonaking.com/blog/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