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Show Gist options
  • Save hctsai1006/6d029190836d881bf953f55e2d31301c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Save hctsai1006/6d029190836d881bf953f55e2d31301c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急重症醫學 Masterclass 期末考 2025(Masterclass ICM)

1. 您有一位55歲的多重創傷 (polytrauma) 病患,過去15小時的尿量 (urine output) 為 20 ml/h,且血清肌酸酐 (serum creatinine) > 4.0 mg/dl。

您會判定為急性腎損傷 (AKI) 的哪一期? (1 分)

  1. 第 1 期
  2. 第 2 期
  3. 第 3 期
  4. 第 4 期
  5. 第 5 期

2. 病患入院後,社區型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與院內型肺炎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的時間界定差異為多久? (1 分)

  • 10 小時
  • 48 小時
  • 1 小時
  • 192 小時
  • 2 小時

3. 下列何者並非早期目標導向敗血症治療 (early goal-directed sepsis therapy) 的一環? (1 分)

  • 盡早進行插管 (Intuba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 在抗生素治療 (antibiotic therapy) 進行血液培養 (Blood-culture)
  • 早期給予抗生素治療 — 強效且及早 (Early antibiotic therapy — hit hard and early)
  • 快速輸液補充 (Rapid volume substitution)
  • 對於輸液反應不佳的低血壓 (volume-resistant hypotension) 使用升壓藥 (catecholamines) 治療

4. 下列何者不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RDS) 的潛在誘發因子? (1 分)

  • 大量紅血球輸注 (Mass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s)
  • 肺炎 (Pneumonia)
  • 敗血性休克 (Septic shock)
  •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 遠端橈骨骨折 (Distal radius fracture)

5. 關於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的敘述,何者正確? (1 分)

  • 長時間固定不動 (Long-time immobilisation) 與較高的肺栓塞風險相關
  • 肺栓塞一律需要使用血栓溶解藥物 (fibrinolytic medication)
  • 肺栓塞必然是由深層靜脈血栓 (deep-vein thrombosis) 所引起
  • 肺栓塞是使用肝素 (heparin) 或其他抗凝血劑 (anticoagulation) 的禁忌症
  • 肺栓塞是支氣管 (bronchus) 的阻塞

6. 下列何者不是經皮擴張氣切術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的常見併發症? (1 分)

  • 出血 (Bleeding)
  • 食道切割傷 (Incision into the esophagus)
  • 缺氧 (Hypoxia)
  • 牙齒創傷 (Dental trauma)
  • 甲狀腺創傷 (Thyroidal trauma)

7. 在心肺復甦術 (CPR) 過程中,何時應建立骨內注射 (intra-osseous, i.o.) 通路? (1 分)

  • 絕對不可 — CPR 過程中永遠需要靜脈 (IV) 通路
  • 若在急救 (resuscitation) 的前2分鐘內無法或延遲建立靜脈 (IV) 通路,則應建立骨內注射 (i.o.) 通路
  • 在自發性血液循環恢復 (ROSC) 後為大量輸液而建立骨內注射 (i.o.) 通路
  • 即使已有靜脈管路,CPR 過程中仍需建立骨內注射 (i.o.) 通路
  • 僅限於可電擊心律 (shockable rhythm) 的病患在第三次電擊後

8. 欲在最短時間內補充最大量液體,首選何種途徑? (1 分)

  • 20 G 靜脈導管 (Venous catheter 20 G)
  • 中央靜脈導管 (Central venous line)
  • 周邊動脈導管 (Peripheral arterial catheter)
  • 高流量透析導管 (High-flow dialysis catheter)
  • 腦室外引流管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9. 下列何者並非現代安寧療護 (palliative care) 的目標? (1 分)

  • 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心理支持 (Psychological support)
  • 最佳的疼痛控制 (Optimal analgesia)
  • 術後越早出院越好 (Earliest possible discharge post-operative)
  • 整合家庭與社會資源以達最佳照護 (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social resources for optimal care)

10. 您在上午 10 點為病患放置了經皮擴張氣切管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下午 2 點時氣切管意外滑脫。您該如何處理此狀況? (1 分)

  • 嘗試將其放回原位
  • 使用面罩球囊通氣 (mask-bag ventilation) 並封閉氣切傷口,直到完成氣管內插管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 在原傷口下方 3 公分處做第二次氣切
  • 建立靜脈-靜脈體外膜氧合 (VV-ECMO)
  • 進行蚌式開胸術 (Clamshell thoracotomy) 並直接切開氣管

11. 下列何者不屬於肺保護性通氣策略 (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的一環? (1 分)

  • 永遠使用高濃度的吸入氧氣分率 (Always a high FiO₂)
  • 設定最佳的吐氣末正壓 (Optimal PEEP setting)
  • 驅動壓力 ΔP (吸氣壓 – 吐氣壓) < 15 mbar
  • 潮氣容積 (Tidal volume) 為 6–8 ml / kg 體重
  • 吸氣壓力 (Inspiratory pressure) < 30 mbar

12. 在創傷急診室中,對於活動性出血的病患,哪個檢驗數值是啟動輸血的最佳指標? (1 分)

  • 鹼超量 (Base excess)
  • 血紅素 (Hemoglobin)
  • 平均紅血球容積 (MCV)
  • 平均紅血球血紅素 (MCH)
  • 紅血球濃度 (Erythrocyte concentration)

13. 大量輸血 (massive transfusion) 的輸液策略為何? (1 分)

  • 1 : 1 : 1 (紅血球濃厚液 : 新鮮冷凍血漿 : 血小板) (PRBC : FFP : platelets)
  • 僅使用袋裝紅血球濃厚液 (Only packed red blood cells)
  • 合併使用新鮮冷凍血漿與紅血球濃厚液 (Combination of FFP and PRBC)
  • 合併使用紅血球濃厚液與生理食鹽水 (Combination of PRBC and normal saline)
  • 僅使用生理食鹽水 (Only normal saline)

14. 關於團隊資源管理 (CRM),何者錯誤? (1 分)

  • CRM 的全稱是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 CRM 旨在提升團隊表現
  • CRM 最初源自於航空業
  • 近年來 CRM 也被應用於醫學領域
  • CRM 在重症加護醫學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中不重要

15. 在多重創傷 (polytrauma) 的情況下,何種靜脈通路 (intravenous access) 是最佳選擇? (1 分)

  • 14 G 靜脈導管 (橘色) (14 G IV access (orange))
  • 22 G 靜脈導管 (藍色) (22 G IV access (blue))
  • 中央靜脈導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 24 G 靜脈導管 (黃色) (24 G IV access (yellow))
  • 所有通路都一樣好

16. 哪一位病患沒有進行氣切手術 (tracheotomy) 的適應症? (1 分)

  • 32歲,已插管10天,因腦出血 (cerebral bleed) 術後,需要長期脫離呼吸器 (long-term weaning)
  • 65歲,已插管8天,1天前診斷為新冠肺炎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COVID-19 ARDS)
  • 74歲,已插管2天,罹患肺炎 (pneumonia)
  • 57歲,已插管9天,心肺復甦術 (post-CPR) 後,需要長期脫離呼吸器 (long-term weaning)
  • 43歲,已插管2天,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拔管失敗 (failed extubation)

17. 應於何時讓安寧療護 (palliative care) 團隊介入? (1 分)

  • 不早於入院後 2 週
  • 越早越好 (As early as possible)
  • 至少在臨終前 2 天
  • 僅限於腫瘤診斷 (oncological diagnoses) 的病患
  • 僅限於患有三種或以上重大疾病 (serious diseases) 的病患

18. 關於心肺復甦術後 (post-resuscitation) 的體溫管理,歐洲復甦委員會 (ERC) 指引的建議為何? (1 分)

  • 在 24 小時內維持 32 – 36 °C
  • 在 24 小時內維持 32 °F
  • 在 24 小時內維持 30 °F
  • 在 72 小時內維持 32 °C
  • 在 48 小時內維持 33 K

19. 關於葉克膜/體外膜氧合 (ECMO),何者錯誤? (1 分)

  • ECMO 是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severe ARDS) 的一種治療選項
  • VV-ECMO 指的是靜脈-靜脈體外膜氧合 (veno-venous ECMO)
  • 使用 ECMO 的病患一年存活率將近 90 %
  • VA-ECMO 指的是靜脈-動脈體外膜氧合 (veno-arterial ECMO)
  • 使用 ECMO 的病患應接受抗凝血治療 (anticoagulation)

20. 哪一位病患不應被納入安寧療護 (palliative care) 的對象? (1 分)

  • 42歲男性,轉移性睪丸癌 (metastatic testicular cancer)、社區型肺炎 (CAP)、嚴重的左心衰竭 (severe left heart failure)
  • 78歲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第四期 (COPD GOLD IV)、反覆急性發作 (recurrent exacerbations)、第二型糖尿病 (DM II)、高血壓 (HTN)
  • 36歲男性,因骨盆環骨折 (pelvic-ring fracture) 術後於加護病房監測中
  • 14歲女孩,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ALL) 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 (allo SCT) 後,反覆感染、肺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lung GVHD)
  • 92歲女性,末期心臟衰竭 (advanced heart failure)、失智症 (dementia)、髖部骨折 (hip fracture)

21. 對於腸胃道出血 (GI bleeding) 高風險族群的預防性療法為何? (1 分)

  • 泮托拉唑 (Pantoprazole)
  • 阿達木單抗 (Adalimumab)
  • 組織胺阻斷劑 (Histamine blocker)
  • 普洛福 (Propofol)
  • 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22. 敗血性休克 (septic shock) 的升壓藥 (catecholamine) 治療之首選藥物為何? (1 分)

  • 呋塞米 (Furosemide)
  • 咪達唑侖 (Midazolam)
  • 烏拉地爾 (Urapidil)
  • 正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 可樂定 (Clonidine)

23. 下列何者不是心跳停止 (cardiac arrest) 的可逆原因? (1 分)

  • 張力性氣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 缺氧 (Hypoxia)
  • 低血溶量 (Hypovolemia)
  • 低體溫 (Hypothermia)
  • 高血壓 (Hypertension)

24. 關於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的診斷,何者錯誤? (1 分)

  • 低纖維蛋白原 (Low fibrinogen) 一定是肺栓塞的徵象
  • 胸部電腦斷層含靜脈顯影劑 (CT chest with IV contrast) 是黃金標準 (gold standard)
  • 心臟超音波 (Cardiac ultrasound) 的敏感度比電腦斷層低
  • D-二聚體 (D-dimer) 未升高可排除肺栓塞
  • 威爾斯評分 (Wells score) 用於風險分層 (risk stratification)

25. 您會採用何種方法來評估多重創傷 (polytrauma) 的病患? (1 分)

  • ABCDE 評估法
  • PQRST 疼痛評估法
  • 不需要任何方法
  • 從頭到腳評估 (Head-to-toe)
  • 心臟 → 肺臟 → 腦部 → 腹部

26. 心跳停止後症候群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的常見併發症為何? (1 分)

  • 癲癇發作 (Seizures)
  • 頸部骨折 (Fractured neck)
  • 低血糖或高血糖 (Hypo- or hyperglycaemia)
  • 低血鈣或高血鈣 (Hypo- or hypercalcaemia)
  • 以上皆非

27. 關於呼吸器使用 (Ventilation),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分)

  • 機械通氣 (Mechanical ventilation) 是非生理性的,其本身就可能造成傷害
  • PEEP 的意思是「拔管後食道疼痛 (post-extubation esophageal pain)」
  • 潮氣末二氧化碳 (etCO₂) 監測所需壓力過高,會傷害病患
  • 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病患,其呼吸速率 (RR) 應 > 30 次/分鐘
  • 機械通氣應至少持續 ≥ 14 天,以減少拔管後的影響

2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 分)

  • 根據歐洲復甦委員會 (Per ERC) 的建議,第一次心電圖分析/電擊應越快越好
  • 高品質且干擾最少的胸部按壓是關鍵
  • 每分鐘暫停 CPR 來分析心律
  • 在到院前運送/長時間 CPR (prolonged CPR) 時,可考慮使用機械式 CPR (mechanical CPR)
  • 在 CPR 過程中,應思考並處理可逆的原因

29. 何種病原體 (pathogenic organism) 在呼吸器相關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中不常見? (1 分)

  • 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 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 梅毒螺旋體 (Treponema pallidum)

image

30. 在第一次心律分析時,您看到如圖所示的心電圖 (ECG)。您的反應為何? (1 分)

  • 檢查生命跡象 (signs of life) — 可能為自發性血液循環恢復 (ROSC)
  • 不需電擊 (No defibrillation);持續按壓 (continue compressions)
  • 心室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進行電擊 (defibrillate)
  • 必定是干擾波 (artefact);暫停 CPR 並重新記錄心電圖
  • 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 (STEMI) — 給予阿斯匹靈 (ASA) + 肝素 (heparin),注射後繼續 CPR
@hctsai1006
Copy link
Author

題目答案與詳解

1. Your 55-year-old patient with polytrauma has a urine output of 20 ml/h over the last 15 h and an increase of the serum creatinine to > 4.0 mg/dl. What AKI staging would you suggest?

  • 你的病人為55歲多重創傷患者,過去15小時尿量為20 ml/h,血清肌酸酐上升至 > 4.0 mg/dl。你會建議此為何種急性腎損傷(AKI)分期?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急性腎損傷(AKI)的分期主要依據 KDIGO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指引,該指引綜合了血清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 sCr)和尿量(Urine Output)兩個指標。

    • 肌酸酐標準:
      • 第一期:sCr 上升為基線的 1.5-1.9 倍,或 sCr 絕對值上升 ≥ 0.3 mg/dl。
      • 第二期:sCr 上升為基線的 2.0-2.9 倍。
      • 第三期:sCr 上升為基線的 3.0 倍以上,或 sCr 絕對值上升至 ≥ 4.0 mg/dl,或病人開始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如洗腎)。
    • 尿量標準:
      • 第一期:尿量 < 0.5 ml/kg/h,持續 6-12 小時。
      • 第二期:尿量 < 0.5 ml/kg/h,持續 ≥ 12 小時。
      • 第三期:尿量 < 0.3 ml/kg/h,持續 ≥ 24 小時,或無尿(Anuria)持續 ≥ 12 小時。

    這位病人的血清肌酸酐已上升至 > 4.0 mg/dl,單憑這一項指標就直接符合 第三期 的診斷標準。此外,其尿量 20 ml/h(若以70公斤成人計算,約為 0.28 ml/kg/h)且已持續15小時,也接近第三期的尿量標準。綜合判斷,應為最嚴重的第三期。

  • 答案: 3. 3


2. What is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

  • 社區型肺炎與院內型肺炎在入院後的時間區別為何?

  • 解題邏輯與原因:
    這是肺炎分類的基本定義。

    • 社區型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指在社區環境中感染的肺炎,或在病人入院 48小時內 診斷的肺炎。
    • 院內型肺炎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 指病人入院 48小時後 才發生的肺炎,並且在入院時此肺炎並未處於潛伏期。

    因此,區分兩者的時間點是入院後的48小時。

  • 答案: - 48 h


3. Which interventions are not part of early goal-directed sepsis therapy?

  • 下列何種介入措施不屬於早期目標導向敗血症治療(EGDT)的一部分?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早期目標導向敗血症治療(EGDT)是一套標準化的流程,旨在最初的6小時內達成特定的生理目標,以改善組織灌流。其核心要素包括:

    1. 早期抗生素治療 (Early antibiotic therapy): 在取得血液培養檢體後,應儘速給予廣效抗生素。
    2. 血液培養 (Blood culture diagnostics): 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須先採集血液檢體進行培養。
    3. 快速輸液復甦 (Rapid volume substitution): 快速給予靜脈輸液,以提升中心靜脈壓(CVP)和平均動脈壓(MAP)。
    4. 升壓藥物 (Catecholamines): 如果輸液後血壓仍低下(輸液無反應性低血壓),則使用升壓藥(如正腎上腺素)來維持MAP。

    而「盡早插管 (Intuba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並非 EGDT 的常規要求。插管的時機取決於病人是否出現呼吸衰竭、無法保護呼吸道或嚴重酸中毒等狀況,而不是所有敗血症病人都需要立即插管。

  • 答案: - Intuba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4. What is not a potential trigger of ARDS?

  • 下列何者不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潛在誘發因子?

  • 解題邏輯與原因:
    ARDS 是因肺部直接或間接損傷,導致瀰漫性肺泡發炎和通透性增加。常見誘發因子包括:

    • 敗血性休克 (Septic shock): 最常見的間接誘發因子。
    • 肺炎 (Pneumonia): 最常見的直接誘發因子。
    • 大量輸血 (Mass transfusion of red blood cells): 可能引起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TRALI),是ARDS的一種。
    •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肺栓塞是肺動脈的「阻塞」,會導致呼吸困難和血行動力學不穩,但它不是典型的 ARDS 誘發因子,因為其病生理機轉不同於 ARDS 的瀰漫性肺泡發炎。
    • 遠端橈骨骨折 (Distal radius fracture): 這是一種單純的、局部的骨科創傷,本身不會引起足以觸發 ARDS 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或肺部損傷。

    在「肺栓塞」和「遠端橈骨骨折」中,後者是絕對不可能單獨引起ARDS的。

  • 答案: - Distal radius fracture


5. Pulmonary embolism classification – What is right?

  • 關於肺栓塞的分類 – 何者正確?

  • 解題邏輯與原因:

    • 長期不動與肺栓塞風險 (Long-time immobilis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正確。長期臥床或不動是深層靜脈血栓(DVT)的主要風險因子,而DVT的血栓脫落是導致肺栓塞最常見的原因。
    • 肺栓塞皆需溶栓治療 (A pulmonary embolism always needs fibrinolysis medication): 錯誤。溶栓治療僅用於血行動力學不穩的「大面積」或「次大面積」肺栓塞。大多數肺栓塞僅需抗凝血劑治療。
    • 肺栓塞皆為DVT所致 (Pulmonary embolism is always a resul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錯誤。雖然絕大多數來自下肢DVT,但血栓也可能來自上肢、骨盆腔靜脈,或為非血栓性栓塞(如空氣、脂肪、羊水)。
    • 肺栓塞是抗凝血劑的禁忌症 (A pulmonary embolism is a contraindication for heparin or other anticoagulation): 錯誤。抗凝血劑(如肝素)是治療肺栓塞的基石。
    • 肺栓塞是支氣管阻塞 (A pulmonary embolism is an obstruction of a bronchus): 錯誤。肺栓塞是「肺動脈」的阻塞,而非支氣管。
  • 答案: - Long-time immobilis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6. Which is not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 下列何者不是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的常見併發症?

  • 解題邏輯與原因: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俗稱「穿氣切」)是在床邊執行的手術。其併發症與手術部位(頸部)和過程相關:

    • 出血 (Bleeding): 非常常見。
    • 缺氧 (Hypoxia): 在更換氣管內管至氣切管的過程中,可能短暫失去呼吸道而導致。
    • 食道損傷 (Incision into the esophagus): 雖然不常見,但是一個已知的嚴重併發症,因食道就在氣管後方。
    • 甲狀腺損傷 (Thyroidal trauma): 甲狀腺位於氣管前方,手術可能傷及。
    • 牙齒創傷 (Dental trauma): 這是使用喉頭鏡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時可能發生的併發症,與在頸部進行的氣切手術無關。
  • 答案: - Dental trauma


7. When is intraosseous (i.o.) access during CPR indicated?

  • 心肺復甦(CPR)期間,何時應建立骨內輸液(i.o.)通路?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根據最新的復甦指引(如ERC, AHA),在心肺復甦中,給予急救藥物至關重要。靜脈輸液(IV)是首選,但建立過程不應中斷高效率的胸部按壓。如果無法快速(如嘗試2次或超過90-120秒)建立周邊靜脈通路,則應立即考慮替代方案,其中骨內輸液(IO)是最快且最可靠的選擇。

    • 「如果IV通路在復甦的前2分鐘內無法建立或被延遲,則建立IO通路」這個選項最符合指引精神。
  • 答案: - Establish i.o. access if iv access is not possible or delayed in the first 2 minutes of resuscitation


8. Which approach is preferred for substituting the largest volumes in the shortest time?

  • 哪種途徑最適合在最短時間內輸入最大量的液體?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液體流速遵循普瓦罪葉定律(Poiseuille's law),流速與導管半徑的四次方成正比,與導管長度成反比。因此,又粗又短的導管流速最快。

    • 20 G 靜脈導管: 標準尺寸,但不是最大。
    • 中央靜脈導管 (Central venous line): 雖然管徑可能粗,但非常長,長度導致阻力大,流速遠不如短的周邊大口徑導管。
    • 周邊動脈導管: 用於血壓監測和抽血,不用於大量輸液。
    • 高流量透析導管 (High-flow dialysis catheter): 這種導管(如 Mahurkar catheter)是為血液透析設計的,管徑非常粗,專為高流速(>300 ml/min)而生,是選項中流速最高的。
    • 腦室外引流管: 用於引流腦脊髓液,與血管輸液無關。
  • 答案: - High-flow dialysis catheter


9. What is not a goal of modern palliative care?

  • 下列何者不是現代安寧療護的目標?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安寧療護旨在提升面臨危及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品質。其核心目標包括:症狀控制(如疼痛管理)、心理與靈性支持、溝通與決策輔助、整合家庭與社會資源。

    • 「術後盡早出院 (Earliest possible discharge post-operative)」是急性醫療或醫院行政管理上的目標,旨在提高病床周轉率。安寧療護的目標是滿足病人的願望與舒適,這可能是回家,也可能是在安寧病房或醫院,但「盡早出院」本身並非安寧療護的核心理念。
  • 答案: - Earliest possible discharge post-operative


10. You established a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at 10 am. At 2 pm an accidental removal happens. How do you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 你在早上10點放置了一個經皮擴張氣切管。下午2點時,管子意外脫落。你該如何應對?

  • 解題邏輯與原因:
    一個剛放置4小時的氣切管,其周圍的組織通道(tract)尚未成熟穩定。如果氣切管脫落,這個通道會立即塌陷。

    • 絕對禁止盲目地將管子插回去,因為這極有可能戳進氣管前的軟組織,形成「假通道」,導致氣體打進皮下,造成嚴重的皮下氣腫和通氣失敗。
    • 正確的緊急處理方式是:將其視為呼吸道急症,立即**(1)用手或敷料堵住頸部氣切傷口,防止漏氣;(2)使用面罩甦醒球從口鼻給予正壓通氣;(3)準備並執行緊急經口氣管插管**,以重新建立安全的呼吸道。
  • 答案: - Use mask-bag ventilation and block the tracheotomy wound until you intubate the patient endotracheally


11. What is not a part of 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 下列何者不是肺保護性通氣策略的一部分?

  • 解題邏輯與原因:
    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旨在減少呼吸機引起的肺損傷(VILI)。其關鍵要素包括:

    1. 低潮氣容積 (Tidal volume): 根據預測體重計算,設定為 6–8 ml/kg。
    2. 限制氣道平台壓 (Inspiratory pressure): 平台壓應 < 30 mbar (cmH₂O)。
    3. 限制驅動壓 (ΔP): 驅動壓(平台壓 - PEEP)應 < 15 mbar。
    4. 設定最佳吐氣末正壓 (Optimal PEEP setting): 使用適當的PEEP來防止肺泡塌陷。
    5. 使用最低的氧氣濃度 (FiO₂): 目標是使用最低且必要的氧氣濃度來維持足夠的血氧飽和度(如SpO₂ 88-95%),以避免氧中毒。

    因此,「永遠使用高濃度的氧氣 (Always a high fraction of O₂)」是完全錯誤的,它違背了肺保護性通氣的原則。

  • 答案: - Always a high fraction of O₂ (FiO₂)


12. Which laboratory measurement is the best trigger for transfusion in active bleeding in the trauma ER?

  • 在創傷急診室中,對於活動性出血的病人,哪個實驗室數值是啟動輸血的最佳觸發點?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在急性大出血的初期,病人流失的是「全血」(紅血球和血漿等比例流失),因此血液中紅血球的「濃度」,如血紅素(Hemoglobin)或紅血球容積比(Hct),在輸液補充前可能不會立即下降,會產生延遲,是個不敏感的早期指標。

    • 鹼基過量/不足 (Base excess): 這個數值反映了代謝性酸中毒的程度。在創傷中,嚴重的鹼基不足(Base deficit)代表因失血性休克導致組織灌流不足,細胞進行無氧代謝產生大量乳酸。它是一個即時且靈敏的指標,能反映休克的嚴重程度和輸血復甦的迫切性。許多大量輸血流程(MTP)都將鹼基不足作為核心啟動標準之一。
  • 答案: - Base excess


13. What is the volume strategy in massive transfusion?

  • 大量輸血的容量策略是什麼?

  • 解題邏輯與原因:
    現代的創傷復甦強調「損傷控制復甦(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其核心理念是模擬輸注「全血」,以預防及治療因大量輸液和單純輸注紅血球所導致的「創傷性凝血病變」。目前國際上最廣泛採用的策略是平衡輸血,即以 1:1:1 的比例輸注:

    • 濃縮紅血球 (Packed Red Blood Cells, PRBC)
    • 新鮮冷凍血漿 (Fresh Frozen Plasma, FFP)
    • 血小板 (Platelets)
  • 答案: - 1 : 1 : 1 (PRBC : FFP : platelets)


14. CRM – what is wrong?

  • 關於組員資源管理(CRM)– 何者錯誤?

  • 解題邏輯與原因:
    CRM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是一套提升團隊合作效能、增進溝通、減少人為失誤的系統性方法。

    • 它的確代表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 它的確旨在改善團隊表現。
    • 它最早確實源自於航空業。
    • 近年來確實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
    • 「CRM 在重症加護醫學中不重要」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ICU是一個高風險、高複雜度的環境,團隊合作、清晰溝通和預防錯誤至關重要,CRM的原則在此極為重要。
  • 答案: - CRM is not important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5. Which intravenous access is best in a polytrauma situation?

  • 在多重創傷情境下,哪種靜脈通路最好?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再次應用普瓦罪葉定律:又粗又短的導管流速最快。靜脈導管的號數(Gauge, G)越小,代表管徑越粗。

    • 14 G (橘色): 非常粗的管徑,流速極快(約 300 ml/min),是創傷復甦的首選。
    • 22 G (藍色): 管徑很細,流速慢(約 35 ml/min),不適用於創傷。
    • 中央靜脈導管: 太長且放置費時,不作為第一線創傷輸液通路。
    • 24 G (黃色): 管徑極細(約 20 ml/min),多用於嬰兒,完全不適用。

    創傷急救的標準流程是在雙臂肘前窩等處,快速建立兩條大口徑(如14G或16G)的周邊靜脈通路。

  • 答案: - 14 G iv access (orange)


16. Which patient has no indication for tracheotomy?

  • 哪位病人沒有氣管切開術的適應症?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氣切的適應症主要包括:預期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通常>7-14天)、困難脫離呼吸器、保護呼吸道功能不佳、或上呼吸道阻塞。

    • 32歲,腦出血術後,已插管10天,預期需長期脫離呼吸器:典型適應症。
    • 65歲,COVID-19 ARDS,已插管8天:ARDS通常需要較長的呼吸器支持,插管8天是考慮氣切的合理時間點。
    • 74歲,肺炎,插管2天: 病程尚早。許多肺炎病患在短時間的呼吸器支持後即可成功拔管。在插管僅2天時,尚無明確證據顯示其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因此此刻沒有氣切的適應症。
    • 57歲,心跳停止後,已插管9天,預期需長期脫離呼吸器:缺氧性腦病變常導致長期昏迷和呼吸器依賴,是典型適應症。
    • 43歲,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插管2天,拔管失敗:ALS是漸進性神經肌肉疾病,拔管失敗明確表示其無法維持自主呼吸或保護呼吸道,是強烈的氣切適應症。
  • 答案: - 74 y/o, intubated 2 days, pneumonia


17. At which point should palliative care be involved?

  • 安寧療護應該在什麼時間點介入?

  • 解題邏輯與原因:
    現代安寧療護的理念已經從「生命末期」的照顧,轉變為**「早期整合」**。對於任何被診斷出嚴重、可能危及生命疾病的病人,安寧療護都應該及早介入,與主要治療(如化療、手術)並行。其目的是從診斷初期就開始協助病人及家屬處理症狀、心理壓力,並規劃未來的照護目標。

    • 因此,介入的時機是「越早越好」。
  • 答案: - As early as possible


18. What does the ERC guideline suggest about temperature management post-resuscitation?

  • 歐洲復甦委員會(ERC)指引對於心跳停止後復甦的體溫管理建議為何?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心跳停止後復甦的病人,若仍處於昏迷狀態,需要進行目標體溫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以保護腦部。

    • 過去的指引強調 32-34°C 的低溫治療。
    • 近年的大型研究(如TTM2 trial)顯示,嚴格控制體溫在 32-36°C 的範圍,與僅僅「預防發燒」(維持體溫 < 37.7°C)相比,對於神經學預後沒有顯著差異。
    • 然而,32–36 °C 仍然是國際指引(包括ERC和AHA)中公認且可接受的目標溫度範圍,通常持續至少24小時。
    • 選項中的 °F 和 K 單位是錯誤的。32°F 是 0°C,會讓病人結冰。
  • 答案: - 32–36 °C over 24 h


19. ECMO – what is wrong?

  • 關於葉克膜(ECMO)– 何者錯誤?

  • 解題邏輯與原因:
    ECMO(體外膜氧合)是極重症病人的最終線救援武器。

    • VV-ECMO(靜脈-靜脈)用於嚴重ARDS,提供呼吸支持。此敘述正確。
    • VA-ECMO(靜脈-動脈)用於心因性休克,提供心肺雙重支持。此敘述正確。
    • ECMO病人因血液流經體外管路會觸發凝血,必須使用抗凝血劑。此敘述正確。
    • 「ECMO病人的一年存活率接近90%」是完全錯誤的。 ECMO是用於生命垂危的病人,其本身風險極高。根據不同病因,裝上ECMO後的存活出院率約在40-60%之間,一年存活率會更低。90%是過於樂觀且不符合現實的數據。
  • 答案: - One-year survival on ECMO is nearly 90%


20. Which patient should not be involved in palliative care?

  • 哪位病人不應該接受安寧療護的介入?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安寧療護適用於患有嚴重、危及生命或慢性末期疾病的病人。我們需要找出哪位病人的狀況是急性的、可治癒的,且預後良好。

    • 42歲男性,轉移性睪丸癌 + 肺炎 + 左心衰竭:多重末期共病,非常需要。
    • 78歲女性,COPD GOLD IV(極重度肺阻塞)+ 糖尿病 + 高血壓:末期慢性病,非常需要。
    • 36歲男性,骨盆骨折後住進ICU: 這是一個急性創傷。雖然傷勢嚴重需要住進ICU,但在一位年輕男性身上,這通常是可以治癒且預期能完全康復的狀況。他不符合「危及生命的慢性或末期疾病」的典型安寧療護收案標準。
    • 14歲女孩,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後併發移植物抗宿主病:極度複雜且高風險的兒科重症,非常需要兒科安寧療護。
    • 92歲女性,心衰竭 + 失智症 + 髖部骨折:多重慢性末期疾病加上急性事件,非常需要。
  • 答案: - 36 y/o man, ICU post pelvic fracture


21. What is prophylactic therapy for GI bleeding in high-risk groups?

  • 對於高風險族群,預防腸胃道出血的藥物為何?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在加護病房中,高風險病人(如使用呼吸器、有凝血功能障礙)容易發生壓力性潰瘍導致的腸胃道出血。預防方式是抑制胃酸分泌。

    • Pantoprazole 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預防壓力性潰瘍藥物。
    • Histamine blocker(H2受體阻斷劑)也可用,但效果不如PPI。
    • 其他選項皆無關:Adalimumab是免疫抑制劑,Propofol是鎮靜麻醉藥,Norepinephrine是升壓藥。
  • 答案: - Pantoprazole


22. What is the drug of choice for catecholamine therapy in septic shock?

  • 對於敗血性休克的升壓藥物治療,首選藥物是什麼?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根據國際通用的「敗血症存活運動(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指引,對於敗血性休克經輸液復甦後仍持續低血壓的病人,第一線首選的升壓藥物是正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 Norepinephrine)

    • 其他選項皆為錯誤:Furosemide是利尿劑,Midazolam是鎮靜劑,Urapidil和Clonidine是降血壓藥。
  • 答案: - Noradrenaline


23. What is not a reversible cause of cardiac arrest?

  • 下列何者不是心跳停止的可逆轉原因?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心跳停止的可逆轉原因通常以「H's and T's」的口訣記憶:

    • H's: Hypovolemia (低血容), Hypoxia (缺氧), Hydrogen ion (酸中毒), Hypo-/Hyperkalemia (低/高血鉀), Hypothermia (低體溫).
    • T's: Tension pneumothorax (張力性氣胸), Tamponade (心包填塞), Toxins (毒物), Thrombosis (血栓, 含肺栓塞和冠狀動脈栓塞).

    檢視選項,「高血壓 (Hypertension)」並不在這個列表中。事實上,導致心跳停止的通常是「低血壓」。

  • 答案: - Hypertension


24. Diagnostic of pulmonary embolism – What is wrong?

  • 關於肺栓塞的診斷 – 何者錯誤?

  • 解題邏輯與原因:

    • 低纖維蛋白原是PE的徵兆 (Low fibrinogen is always a sign of PE): 錯誤。診斷PE相關的凝血指標是 D-dimer(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它在血栓形成和分解時會升高。Fibrinogen(纖維蛋白原)是一種急性期反應物,在發炎或血栓時反而可能升高。這個說法完全錯誤。
    • 黃金標準是胸部電腦斷層含顯影劑 (Gold standard is chest CT with IV contrast): 正確。電腦斷層肺動脈血管攝影(CTPA)是目前診斷PE最主要且最準確的工具。
    • 心臟超音波比CT不敏感 (Cardiac ultrasound is less sensitive than CT): 正確。心超只能看到大面積PE造成的右心壓力過大等間接證據,無法直接看到血栓,對小面積PE不敏感。
    • D-dimer不高可排除PE (Lack of high D-dimer excludes PE): 正確。在臨床低度或中度懷疑的病人中,陰性的D-dimer檢測具有很高的陰性預測值,足以排除PE。
    • Wells評分用於風險分層 (Wells score is used to risk-stratify PE): 正確。Wells評分是評估病人罹患PE臨床可能性的標準工具。
  • 答案: - Low fibrinogen is always a sign of PE


25. What approach do you use in assessing a polytrauma patient?

  • 你使用何種方法來評估多重創傷病人?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全球通用的創傷病人初期評估標準流程是來自高級外傷救命術(ATLS)的 ABCDE法則。這是一個系統性、按優先順序處理致命性傷害的方法。

    • Airway (呼吸道)
    • Breathing (呼吸)
    • Circulation (循環)
    • Disability (神經功能障礙)
    • Exposure/Environment (全身檢查/環境控制)
    • PQRST是疼痛評估法。Head-to-toe(從頭到腳檢查)是完成初級評估(ABCDE)並穩定病人後,在次級評估階段才會進行的。
  • 答案: - ABCDE


26. What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 心跳停止後症候群的常見併發症是什麼?

  • 解題邏輯與原因:
    心跳停止後症候群(PCAS)是一個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主要包含四大要素:(1)心跳停止後腦損傷、(2)心跳停止後心肌功能障礙、(3)全身性缺血/再灌流反應、(4)持續存在的誘發病理。

    • 其中,因腦部缺氧造成的腦損傷是最主要的決定預後的因素。癲癇發作 (Seizures),包括臨床可見的抽搐和儀器才能偵測到的非抽搐性癲癇,是缺氧性腦損傷一個非常常見且重要的併發症。
  • 答案: - Seizures


27. Ventilation – Which statement is correct?

  • 關於通氣 – 何者敘述正確?

  • 解題邏輯與原因:

    • 機械通氣是非生理性的,且可能造成損傷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not physiologic and can cause damage): 正確。正常呼吸是靠胸腔產生負壓,而呼吸器是將氣體「灌」進肺部,屬於正壓通氣,這並非生理狀態。此過程可能導致壓力傷、容積傷、肺泡塌陷傷等呼吸機相關肺損傷(VILI)。
    • PEEP是拔管後食道疼痛: 錯誤。PEEP 是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吐氣末正壓)。
    • etCO₂測量會因高壓傷害病人: 錯誤。etCO₂(吐氣末二氧化碳)是分析病人吐出的氣體,不對病人施加任何壓力。
    • 重症病人呼吸速率應 > 30/min: 錯誤。呼吸速率的設定需綜合考量,過快(>30)可能導致氣體滯留(Auto-PEEP),通常設定在12-20次/分左右。
    • 機械通氣應持續 ≥ 14天以減少拔管後效應: 錯誤。目標應是盡快讓病人脫離呼吸器,以減少併發症(如VAP)。
  • 答案: -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not physiologic and can cause damage


28. Which statement is wrong?

  • 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 解題邏輯與原因:
    本題考的是高品質CPR的原則。

    • 盡快進行首次ECG分析/電擊: 正確。
    • 高品質按壓、減少中斷: 正確,這是CPR的核心。
    • 你應該每分鐘暫停CPR來分析心律 (You should pause CPR every minute to analyze rhythm): 錯誤。根據指引,心律分析應在每兩分鐘(一個完整的CPR循環)的間隔進行。每分鐘都暫停會造成過多的按壓中斷,嚴重影響復甦成功率。
    • 院前可考慮使用機械CPR: 正確,尤其在搬運或長時間CPR時。
    • CPR中應考慮並治療可逆轉原因: 正確,需同時思考並處理H's and T's。
  • 答案: - You should pause CPR every minute to analyze rhythm


29. Which pathogen is not common i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 哪種病原體在呼吸機相關肺炎(VAP)中常見?

  • 解題邏輯與原因:
    VAP的常見致病菌多為伺機性感染的細菌,或是院內常見的多重抗藥性菌種。

    •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常見。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綠膿桿菌): 非常典型且常見的VAP致病菌。
    •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鏈球菌): 可引起VAP,尤其是早發型。
    • Escherichia coli (大腸桿菌): 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之一。
    • Treponema pallidum (梅毒螺旋體): 這是引起梅毒的病原體,主要經由性行為傳染,與VAP完全無關
  • 答案: - Treponema pallidum


好的,感謝您提供第30題的心電圖影像。現在我可以提供一個確切的分析和答案。


30. 在第一次心律分析時,您看到如圖所示的心電圖 (ECG)。您的反應為何?

image

  • 解題邏輯與原因:

    1. 心電圖判讀: 圖中顯示的心電圖波形是混亂、不規則、快速且無法辨識出任何正常的P波、QRS波或T波的電氣活動。波形的振幅和型態持續變化。這正是心室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的典型表現。心室顫動時,心室的電氣活動處於完全無序的狀態,導致心臟無法有效收縮,不能搏出任何血液,屬於心跳停止的狀態。
    2. 根據復甦指引的反應: 根據所有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 / ALS)的指引,心室顫動(VF)和無脈性心室頻脈(pVT)都屬於**「可電擊心律 (Shockable Rhythm)」。當在心跳停止的病人身上偵測到這種心律時,最優先且最關鍵的處置就是立即進行電擊(Defibrillation)**。電擊的目的是終止心臟混亂的電氣活動,希望能讓心臟自身的節律點重新主導,恢復有效的心跳。
    3. 分析選項:
      • 檢查生命跡象 — 可能為 ROSC:錯誤。這是針對有組織性心律(organized rhythm)時的作法,VF無法產生脈搏。
      • 不需電擊;持續按壓:錯誤。這是針對不可電擊心律(如心搏停止 Asystole 或無脈性心電氣活動 PEA)的處置。
      • 心室顫動 (VF) — 進行電擊 (defibrillate):正確。 這完全符合標準的復甦流程。
      • 必定是干擾波:錯誤。雖然需要排除干擾波的可能,但圖形是典型的VF,不應延遲電擊。
      • STEMI — 給予藥物:錯誤。在VF狀態下無法診斷STEMI,且急救當下的首要任務是電擊和高品質CPR,而非給予抗血栓藥物。
  • 答案: 心室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進行電擊 (defibrillate)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