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沒有安裝 Archlinux 現在的安裝方式回到以前「復古」的感覺,有點像以前還沒有 GUI 安裝模式的 debian 那般。還好有人做了 Install Script,我主要記錄我卡關的部分。
目標是安裝在 VM 內(目前使用的是 vmware fushion)預設沒有開 EFI 模式的,所以我以 BIOS/MBR 的模式來規劃。(因為先前都沒先檢查,以為它是 EFI 結果 bootloader 都裝失敗)
主要參考的是 beginners' guide(雖然我有點懷疑,Beginner 是否能看懂這份文件),進入 parted 後要先執行下列指令,作為 BIOS 開機的準備:
(parted) mklabel msdos
接著就是分割磁碟並標示為可開機(懶人分割,只切 1 個):
(parted) mkpart primary ext4 1M 100%
(parted) set 1 boot on
弄後好,接著就離開 parted 繼續進行 format 的動作。
基本系統裝好之後,完成重開機後就有個「乾淨」到不行的 archlinux。連網路都沒有起來,先設定網路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dhcpcd.service
接著就安裝常用的 service 如 sshd,並設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ssh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sshd.service
由於 archlinux 也不再安裝 net-utils 就來學學新的查 IP 指令唄:
ip addr show
pacman -Sy docker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