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xaolex
xaolex / Thymeleaf笔记.md
Last active December 9, 2020 08:57
Thymeleaf笔记

Thymeleaf笔记

前言

目前项目用到Thymeleaf2.1的版本,所以笔记写的都是这个版本的内容,而现在最新版是Thymeleaf3.0,之后有空再看下有何变化。


@xaolex
xaolex / 2014-01-01-markdown-syntax.md
Last active December 25, 2018 12:59
Markdown语法笔记

Markdown简介

Markdown是一门为了实现易读易写的标记语言,而且可以转化为其他的标记语言(如HTML)。这种语言吸收了很多电子邮件中的纯文本标记的特性。除了标准语法,Markdown还有很多衍生的版本,例如PHP Markdown Extra,以及GitHub上的“GitHub Flavored Markdown”(GFM)。

而本文将介绍原始的标准Markdown语法,也就是Standard Markdown(SM)。dillinger是一个在线Markdown编辑器,你可以一边阅读本文,一边练练手。


标题

一级标题可以用任意数量=表示,二级标题用-表示,也可以用1到6个#表示一到六级标题。

@xaolex
xaolex / Java组合模式总结.md
Last active July 31, 2021 02:57
Java组合模式总结

Java组合模式总结

1.什么是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组合多个对象形成树形结构以表示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即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即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组合模式又可以称为“整体—部分”(Part-Whole)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对于树形结构,当容器对象(如文件夹)的某一个方法被调用时,将遍历整个树形结构,寻找也包含这个方法的成员对象(可以是容器对象,也可以是叶子对象)并调用执行,牵一而动百,其中使用了递归调用的机制来对整个结构进行处理。由于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在功能上的区别,在使用这些对象的代码中必须有区别地对待容器对象和叶子对象,而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希望一致地处理它们,因为对于这些对象的区别对待将会使得程序非常复杂。组合模式为解决此类问题而诞生,它可以让叶子对象和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2.组合模式的结构

@xaolex
xaolex / Java状态模式总结.md
Last active July 31, 2021 03:02
Java状态模式总结

Java状态模式总结

1.什么是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其别名为状态对象(Objects for States),状态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状态模式用于解决系统中复杂对象的状态转换以及不同状态下行为的封装问题。当系统中某个对象存在多个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可以进行转换,而且对象在不同状态下行为不相同时可以使用状态模式。状态模式将一个对象的状态从该对象中分离出来,封装到专门的状态类中,使得对象状态可以灵活变化,对于客户端而言,无须关心对象状态的转换以及对象所处的当前状态,无论对于何种状态的对象,客户端都可以一致处理。

2.状态模式的结构

@xaolex
xaolex / Java装饰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28
Java装饰模式总结

Java装饰模式总结

1.什么是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装饰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装饰模式可以在不改变一个对象本身功能的基础上给对象增加额外的新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到处存在,例如一张照片,我们可以不改变照片本身,给它增加一个相框,使得它具有防潮的功能,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给它增加不同类型的相框,甚至可以在一个小相框的外面再套一个大相框。

装饰模式是一种用于替代继承的技术,它通过一种无须定义子类的方式来给对象动态增加职责,使用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取代类之间的继承关系。在装饰模式中引入了装饰类,在装饰类中既可以调用待装饰的原有类的方法,还可以增加新的方法,以扩充原有类的功能。

@xaolex
xaolex / Java责任链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28
Java责任链模式总结

Java责任链模式总结

1.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很多对象由每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个对象处理此请求,或者每个对象都可以处理请求,并传给下一家,直到最终链上每个对象都处理完。这样可以不影响客户端而能够在链上增加任意的处理节点。

在处理用户的请求时可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请求添加不同的处理逻辑,在这时候就可以利用责任链进行设计。当需要添加一个处理逻辑时可以很方便的添加一个处理的节点。

现在我们的需求是处理用户的请求,将用户提交的字符串信息进行层层处理,同时在处理完成之后返回结果时,也要对返回的字符串进行层层处理,而处理返回的情况时其处理的顺序和先前是正好相反的顺序。

@xaolex
xaolex / Java外观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29
Java外观模式总结

Java外观模式总结

1.什么是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外观模式又称为门面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外观模式中,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通过一个统一的外观类进行,外观类将客户类与子系统的内部复杂性分隔开,使得客户类只需要与外观角色打交道,而不需要与子系统内部的很多对象打交道。

外观模式是迪米特法则的一种具体实现,通过引入一个新的外观角色可以降低原有系统的复杂度,同时降低客户类与子系统的耦合度。

@xaolex
xaolex / Java适配器模式总结.md
Last active July 31, 2021 03:00
Java适配器模式总结

Java适配器模式总结

1.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Wrapper)。适配器模式既可以作为类结构型模式,也可以作为对象结构型模式。

与电源适配器相似,在适配器模式中引入了一个被称为适配器(Adapter)的包装类,而它所包装的对象称为适配者(Adaptee),即被适配的类。适配器的实现就是把客户类的请求转化为对适配者的相应接口的调用。也就是说:当客户类调用适配器的方法时,在适配器类的内部将调用适配者类的方法,而这个过程对客户类是透明的,客户类并不直接访问适配者类。因此,适配器让那些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交互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可以将一个类的接口和另一个类的接口匹配起来,而无须修改原来的适配者接口和抽象目标类接口。

@xaolex
xaolex / Java桥接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0
Java桥接模式总结

Java桥接模式总结

1.什么是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Handle and 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

桥接模式是一种很实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如果软件系统中某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通过该模式可以将这两个维度分离出来,使两者可以独立扩展,让系统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与多层继承方案不同,它将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设计为两个独立的继承等级结构,并且在抽象层建立一个抽象关联,该关联关系类似一条连接两个独立继承结构的桥,故名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处理多层继承存在的问题,用抽象关联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继承,将类之间的静态继承关系转换为动态的对象组合关系,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并易于扩展,同时有效控制了系统中类的个数。

@xaolex
xaolex / Java命令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1
Java命令模式总结

Java命令模式总结

1.什么是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让我们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其别名为动作(Action)模式或事务(Transaction)模式。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向某些对象发送请求(调用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方法),但是并不知道请求的接收者是谁,也不知道被请求的操作是哪个,此时,我们特别希望能够以一种松耦合的方式来设计软件,使得请求发送者与请求接收者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耦合,让对象之间的调用关系更加灵活,可以灵活地指定请求接收者以及被请求的操作。命令模式为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

命令模式可以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完全解耦,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没有直接引用关系,发送请求的对象只需要知道如何发送请求,而不必知道如何完成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