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xaolex
xaolex / Java观察者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1
Java观察者模式总结

Java观察者模式总结

1.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又叫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器(Source/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Dependents)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在Java中,观察者可以是实现了 Observer 接口的任意对象。一个 observable 实例改变后,调用 Observable 的 notifyObservers 方法的应用程序会通过调用观察者的 update 方法来通知观察者该实例发生了改变。

@xaolex
xaolex / Java工厂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1
Java工厂模式总结

工厂模式总结

1.工厂模式简介

工厂模式主要是用来封装对象的创建,达到将代码从具体类中解耦,提高灵活性的目的。

工厂模式在《Java与模式》中分为三类:

  1.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
  2.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把对象的创建委托给子类,子类实现工厂方法来创建对象。
@xaolex
xaolex / Java动态代理机制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2
Java动态代理机制总结

Java动态代理机制总结

1.什么是代理?

代理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其目的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某个对象的访问。代理类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过滤消息并转发消息,以及进行消息被委托类执行后的后续处理。

为了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代理类和委托类通常会实现相同的接口,所以在访问者看来两者没有丝毫的区别。通过代理类这中间一层,能有效控制对委托类对象的直接访问,也可以很好地隐藏和保护委托类对象,同时也为实施不同控制策略预留了空间,从而在设计上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Java 动态代理机制以巧妙的方式近乎完美地实践了代理模式的设计理念。

动态代理

@xaolex
xaolex / Java迭代器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3
Java迭代器模式总结

Java迭代器模式总结

1.什么是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提供一种方法来访问聚合对象,而不用暴露这个对象的内部表示,其别名为游标(Cursor)。迭代器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聚合对象来存储一系列数据。聚合对象拥有两个职责:一是存储数据;二是遍历数据。从依赖性来看,前者是聚合对象的基本职责;而后者既是可变化的,又是可分离的。因此,可以将遍历数据的行为从聚合对象中分离出来,封装在一个被称之为“迭代器”的对象中,由迭代器来提供遍历聚合对象内部数据的行为,这将简化聚合对象的设计,更符合“单一职责原则”的要求。

2.迭代器模式的结构

@xaolex
xaolex / Java策略模式总结.md
Created April 10, 2019 02:33
Java策略模式总结

Java策略模式总结

1.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定义一系列算法类,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并让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也称为政策模式(Policy)。策略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在策略模式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些独立的类来封装不同的算法,每一个类封装一种具体的算法,在这里,每一个封装算法的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一种策略(Strategy),为了保证这些策略在使用时具有一致性,一般会提供一个抽象的策略类来做规则的定义,而每种算法则对应于一个具体策略类。

策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算法的定义与使用分开,也就是将算法的行为和环境分开,将算法的定义放在专门的策略类中,每一个策略类封装了一种实现算法,使用算法的环境类针对抽象策略类进行编程,符合“依赖倒转原则”。在出现新的算法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实现了抽象策略类的具体策略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