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有了 gist我還需要 Evernote嗎?
看了下 EtherCalc.tw那篇,原來之所以換用 Node.js做 server,是為了讓 client和 server能共用處理試算表指令的 code。這是目前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XD
尷尬了,《開源應用程式架構》還沒開始讀。XD
然後就想到The Future of Web Gaming。
Google的 Colt McAnlis想看到的未來是,靠著 LLVM的力量,讓我們能在 client端用任何語言。這樣也許哪天可以看到在 client跟 server共用的 Ruby code XDD
可是在支持「JavaScript is Assembly Language for the Web」的人眼中,需要的是emscripten,日前正夯的 BananaBread就靠它XD
之前 Brendan Eich的新演講之所以演變成 JavaScript與 NaCl大戰,現在看來,主要應該是在爭哪邊比較適合當 ASM for the Web吧。 :p
--
筆記一下我該看看的東西:
有趣的是文中提到之所以用 LiveScript為的是解決 callback死亡金字塔。 LiveScript真的那麼神奇嗎?不用 JavaScript沒有的 fiber來搞 cps變換也能解決這個問題?那真該好好看一下它怎麼做的。
--
JavaScript是可以在呼叫不存在的 method時 catch到 TypeError,但對搞 Proxy並沒幫助。雖然之後也許會有個 NoSuchMethod,但現在它還不是標準。
--
今天看了看Broken Promises of HTML5, and What's Next?,然後發現CreateJS,剛好呼應聊到的 display list。
Microsoft用它搞了個Atari ArcadeXD
The Future of Web Gaming, 還在看,我本來沒想要看的,
但是愈看愈爽,所以決定看完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