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基在《人物》中指出,人物的“人物真相”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而“维度”则是“活生生的矛盾”。此外,人物的“需求”是“一个角色的人性中的一个空洞”,需要被填充。通过不断提问,我们将能够逐步揭示这些深层属性,从而填充我们之前定义的人物YAML结构。
以下是20个问题,旨在帮助您逐步揭示人物的属性,以填充人物类的YAML:
- 【外貌】 他的外貌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人一眼记住他?
- 【举止与声音】 他的举止、手势或说话方式(语速、语调、口音)有何独特之处?
- 【核心矛盾】 他内心最显著的矛盾是什么?(例如:天真 vs. 世故,自我中心 vs. 无私奉献)
- 【应对压力】 在巨大压力下,他是如何选择和行动的?这揭示了他本性中哪一方面的“真相”?
- 【幽默感】 他有幽默感吗?如果有,他的幽默是自嘲、讽刺、黑色幽默还是其他类型?
- 【情绪表达】 他主要会表现出哪些情绪?这些情绪的强度和品质如何?
- 【核心需求】 他最深层次、最根本的渴望或目标是什么?
- 【生命空洞】 他的“核心需求”源自他“人性中的一个空洞”吗?这个空洞具体指什么?
- 【潜意识欲望】 他是否有一个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与他显意识目标相矛盾的潜在欲望?
- 【标志性行动】 他在追求目标时,有哪些独特的、反复使用的行动策略或“作法”?
- 【应对谎言】 当他撒谎时,他会如何伪装自己?他有没有一套独特的说谎方式?
- 【决策模式】 当他面临重要的选择时,他是深思熟虑、直觉行动、还是受外界影响?
- 【关键人物】 谁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他们对他意味着什么?
- 【相互影响】 他与其他主要角色是如何相互影响和塑造的?有没有谁的存在是为了衬托他?
- 【冲突模式】 他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模式是怎样的?(例如:直接对抗、冷战、逃避)
- 【激励事件】 什么事件彻底打破了他生活的平衡,并将他推上了寻求核心需求的道路?
- 【冲突层面】 他主要在哪些层面(物理、社会、个人、内在)与世界进行斗争?
- 【变化弧光】 他的道德、心智或人性在故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好是坏?
- 【顿悟时刻】 他是否经历过“顿悟”?这个顿悟是什么?它如何改变了他对自我或世界的看法?
- 【最终状态】 在故事的结局,他成为了怎样一个人?他是否“完成”了自己的人性?